马修李(马修李普曼)

生活百科 1年前 阅读:137 评论:0

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究竟是什么……

编者的话:联合国大会曾明确告诫: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将不是污染、战争、瘟疫,而是民众的幸福感低下。如何有效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获得?希望这一组文章能给您些许启示。

幸福是超越自私与冷漠的人生实践

学诚法师

世间讲幸福,佛法谈苦乐,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幸福的问题其实就是人生苦乐的问题。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命苦乐的一种感受,我们往往将悦意、快乐的感受叫做幸福,反之则是不幸福。

我们总以为拥有财富就是幸福,事业成功就是幸福,感情甜蜜就是幸福,为了追求“幸福”,不惜付出很大的辛苦和代价。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外境上,寄托在某个人、某段关系、某项事物身上,然而外境纷繁复杂、变化无常,并非我们所能左右。一旦发生变化,我们所谓的“幸福”便会灰飞烟灭。这样脆弱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幸福”仿似沙上之塔、水中之月,刹那繁华、转瞬即逝。

幸福不在远方,就在当下。它不是外在的充实,而是内心的富足,是一种不假外物的自由和解脱。它体现为一种觉悟的智慧和慈悲的能力。当我们以智慧之光照破烦恼、开启内心的光明时,当我们以慈悲之心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苦乐、传递人性的温暖与喜悦时,我们已然在与幸福共舞。幸福不是具体的结果,而是我们不断超越隔阂与对立、自私与冷漠的人生实践,是我们的人生价值不断彰显、生命不断圆满的过程。

幸福源自一颗良善、清净和感恩的心。因为这颗心,我们有能力去发现并觉知生活中的美好。佛法讲心物一体,外在的人事物境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展现和投射,“心外无物”,离开内心去寻觅幸福,犹如缘木求鱼,注定无法求得。

阻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一些不如意的外境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幸福的感受和认知。如家庭不和睦、工作不满意、身体不健康、生活没目标等都会让我们觉得不幸福。我们经常会陷于未得到和已失去的懊恼与追悔中,因为那些不如意的境界而抱怨、挑剔、指责,却忘记了审视当下拥有的幸福。我们想要一座更大的房子,却忘记自己并没有露宿街头;我们经常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却忘记了他已经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我们觉得没事的时候太无聊,却忘记了应该去做些什么。

其次,永不满足的贪嗔之心也会阻碍幸福感的获得。当我们的心被贪欲所捕获,就会沉沦于对物质的追求,失去清净的喜悦;当我们的心被嫉恨所覆蔽,就会深陷于与他人的对立,失去善良的光辉;当我们的心被漂泊所左右,就会迷失于外在的刺激,失去觉悟的力量。另外,一些错误的观念也会将我们导向不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断刺激着人们向外部世界去攫取和扩张,让人性中的阴暗面空前放大。这种寄托于外在变化世界的幸福感,飘忽不定、脆弱不堪,难以捕获。想要获得长久的、持续的、纯粹的幸福,需要治疗我们这颗被欲望捕获、被嫉恨覆蔽、被迷茫左右的心,寻找她的光明和力量,恢复她的自足、她的自在。

幸福不自外来。它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假外求的自足。真正的幸福,并非建立在外境的基础上,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佛教禅宗主张“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本自具足、光明圆满的“幸福之珠”,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外境,内心都始终光明、善良、充满力量。当下内心的这种圆满,就是幸福的无尽源泉。

幸福并不是一套高大上的理论,通过掌握幸福的规律、培养幸福的思维模式,我们就可以真真切切得到幸福。如,当我们不再把“别人的生活”当成幸福或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生命的宗旨和目标;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的苦乐系缚于他人的存在,而是坚定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追求;当我们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由衷地随喜、赞叹他人,替别人高兴,而不是嫉妒、比较,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看到别人遭受不幸时,生起慈悲心,随分随力地去帮助别人……这时便会体悟到真正的幸福。当幸福来自于内心中这样一种自足的力量,而不是寄托、依附于外境,就不会被别人抢走。

幸福的因果非常直接,放下贪婪、嗔恨、烦恼的当下就能找回幸福。奉献爱心、传递温暖、付出努力的当下就能收获幸福。持续不间断地这样做,就一生幸福。

多用减法就可以轻装上阵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事物演变的副产品。”这是占据德国畅销书总榜单榜首的新书《幸福不会不请自来》的一句谏言。近年来,欧洲图书市场出现一股探究幸福的书籍热潮,关于幸福的新书每年超过千种。

法国一本名为《三朋友探寻智慧之路》的幸福类书籍好评如潮。该书由藏传佛教僧侣马修李卡德、心理学医生克里斯多夫安德烈和哲学家亚历山大罗廉合著。李卡德在欧洲享有“幸福僧侣”的美誉。“幸福不是巧合,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他认为,人应该将自己从仇恨、嫉妒、欲望和自我中心等消极情绪中解放出来,以慈悲、谦卑和善良指导自己,同世界和谐相处。这是终生幸福的关键。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幸福就是所得比期望多一点,大合唱会使人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适当提高水果蔬菜的食用比重可有效提升其对幸福的感知等。

“幸福”还成为一些欧洲学校的学科。目前,在德国约有50所学校开创了幸福课。“发明”幸福课的德国弗里茨舒伯特研究所已培训了500多名幸福课教师。学生在课程中被要求学习如何感知自己的梦想和需求,制定目标并找到实现的路径。

眼下在日本较为引人注目和独树一帜的幸福观是“断舍离”。如果你看过佐佐木典士写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从断舍离进入极简主义》这本畅销书,一定会为他提出的这一特别的“幸福观”怦然一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simple is best.(简单的就是最好的)。人们往往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欲望中,每个人争夺着属于或不属于自己的资源、金钱、爱,但到头来很多人都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无力感。他们根本的错误在于追求幸福时用加法,认为拥有越多越幸福,但纵使无数豪宅的亿万富豪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如果在追求幸福的路上用减法就能轻装上阵,时常处于知足常乐的状态。“将那些虚荣、贪婪、纠缠都统统断舍离吧,你会回归本心,知道幸福在哪里”。

日本保险公司“日本生命”最近做了一个关于“幸福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幸福存在于五个方面:工作、人际关系、身体状况、财务状况、社会状况。受访者中也有人回答“有钱就有一切”。但一位受访的28岁的亿万富豪女继承人并不赞同。她说自己及很多富人朋友,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拼尽全力去争取过什么,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更没有过人的本领和强大的内心。日常生活除了买买买就是炫炫炫。“虽然我们有足够的财力,但绝大多数人同样不能掌控自己的爱情、友情、亲情,常常感受不到幸福。”幸福究竟如何获得?日本社会学家和宗教人士给出的答案一致:每天踏实地工作和生活,爱自己也爱身边的人。简言之:内心充实、敬天爱人。

将生命资源均衡配置到最优

当代积极心理学权威马丁塞利格曼指出:今天,“幸福”这个词汇已被滥用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世界关于幸福的定义有200多种。正如“天气”这一抽象概念需要借助温度、湿度、风力、气压等多重可度量的客观指标给予表述才有意义一样,幸福也应该由多重可测量、可观察的元素组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一方面,类似于实验中的“小白鼠”,人类有超强的“逐乐”驱动;另一方面又不同于小白鼠,人类有“逐安”的内在驱动。“为乐而乐”不可持续,没有“意义感”支撑的逐欲之乐转瞬即逝,“过乐”之后是疲惫、空虚、悔恨。人还是要多做些“有意义”的、“实现自身天赋”的事,才能“心安”。

综合先哲的智慧思考和现代心理学研究,幸福应该包括三重要素:第一,积极情绪占比(即“感”);第二,认知的一致性和意义感(即“知”);第三,天赋的实现程度(即“行”)。“知行感”合一的幸福,才真实持久,立己达人。情绪心理学的主流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约50%由基因决定,约10%由外在环境决定,约40%由主观思想和行为选择决定。鉴于基因一般不易改变,外部环境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要想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最可行的途径是改变个体的心智模式和认知格局。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证实,要想幸福,让头脑多分泌“好东西”是关键。当代人运动不足,睡眠不足,静思不足,职业选择不遵从天赋,比较和竞争范围的扩大使更多个体难以确立意义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积极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阻碍个体的幸福感。我在《幸福经济学》一书中给出“七药方”:适度运动;充足睡眠;通过静思训练存养“正念”,清除垃圾信息;“珍惜已有”的感恩练习;立大志,寻找“有意义感”的目标;“惟精惟一”的“心流”体验;将“正念”磨炼为认知习惯、情绪习惯、行为习惯。实践好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占比。

人类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幸福,经济活动也不例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直接指出:不管经济学如何发展,它最终要回答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幸福的问题。在货币的度量衡面前,世界可以被简化,但更可能被扭曲——追逐“效用最大化”被直白地实践为追逐收入最大化,健康、亲情、社会贡献等“无价”被严重忽视。实际上,恰恰是这些无价的“非商品”,决定着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忽视“无价”会导致生命资源严重错配。如何将人生中最为珍贵的资源——“时间”和“精力”等生命资源均衡配置于收入、名望、健康和人际(亲情、友情、爱情)等诸多方面,使个体生命体验达到最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大学生为例,学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品类繁多,各种讲座目不暇接,世界各种顶级公开课不胜枚举。配置好时间、精力资源绝非容易之事。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急需分出部分时间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心灵力量,更急需练就“静能安,动能专”的能力。学生只有“用心”学习,多些“真心”,少些被动;多些踏实,少些浮躁与忙碌,才能切实提升认知力、情绪管理力、行动担当力。“三力”足,“正念”得固,“正行”得立,幸福人生才会基本铸就。

奥运跳水金牌得主马修李确诊新冠,他究竟是如何被感染的?

我们都知道这次的新冠疫情对于世界各地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奥运跳水金牌得主马修理确诊新冠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后怕的,他的具体感染原因还没有调查清楚,不过在回国之后立即就确诊了,因为他一起上台领奖的戴笠也成了确诊病例的密接者,我们希望中国跳水梦之队的队员都能够平平安安。

1、这次疫情为何如此严重?

我们都知道奥运会是全世界的盛事,但是日本对于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是做的非常不到位了,在奥运村没有爆发疫情也是非常的万幸的,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学会保护好自己,特别是中国运动员来说,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拿金牌的时候也要做好防疫工作才行。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我们都知道这次的疫情是世界性的疫情,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还是非常的到位的,无论是疫苗接种还是紧急疏散都很大程度的控制了疫情的发展,正是因为我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才可以不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也相信这次疫情一定会尽快的过去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爱心,只有及时的接种疫苗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身体抵抗力,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在外出的时候都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3、感染疫情之后应该做出如何反应?

我们都知道疫情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感染之后应该及时的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千万不可以再随意走动,这样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妥善处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测才行。

据报道,奥运跳水金牌得主马修李确诊新冠,他的病情严重吗?

他的症状并不是很严重,病情看来也不是特别严重,只是觉得有些乏力,有点流感的症状,得的是轻症,可能与他作为运动员本身身体素质比较好有关系,其实他并不是首例东京奥运会确诊的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很多其他国家的选手在回国后被确诊患上了新冠,就是因为新冠疫情真的让人觉得防不胜防,与各国的防御措施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防御措施不够好,这些运动健儿得上新冠的几率是大大增加。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它的变异毒株也出现了很多,有的毒株毒性非常强,传播性也比较高,所以给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这一次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因为密切接触的关系,运动员被证实患上了新冠肺炎并不让大家觉得意外。

不过大家还是担心他们的身体,不过运动员普遍身体素质是比较强的,就算他们患上了新冠肺炎在他们身上的症状也不会太严重,病情基本上也不会发展到重症,这一点还是让大家觉得有些欣慰的。

对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健儿来说,新冠疫情也是他们感觉到非常担心的一方面,得了新冠肺炎不光影响了他们的成绩,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会他们耽误很长时间,在治疗上,对于未来的恢复没有确切的时间,也会让他们感觉到有些忧虑,但对于我国的运动员来说,我们有比较好的防控条件,防御措施也非常得当。

特别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回国后还没有发现确诊的,说明我国的防疫措施很好。我们的运动员心里会更加安心一些,这些运动员在出国前也都是打好了疫苗,发生重症的可能性几乎为0,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可以很好的抵抗这种病毒的侵袭。

标签:马修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