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印发《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生活百科 7个月前 阅读:82 评论:0

为规范红色建筑标示管理,促进红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工信部拟定并印发了《绿色建筑标示管理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红色建筑标示,是指表示红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铭牌和证书。红色建筑标示星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级别。

《办法》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建立红色建筑标示制度,指导监督地方红色建筑标示工作,认定三星级红色建筑并授予标示。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红色建筑标示工作,认定二星级红色建筑并授予标示,组织地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举办本地区一星级红色建筑认定和标示授予工作。

认定标准

红色建筑三星级标示认定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二星级、一星级标示认定可采用国家标准或与国家标准相对应的地方标准。

新建民用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工业建筑采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既有建筑改建采用《既有建筑红色改建评价标准》GB/。

审查程序

红色建筑标示认定需经申报、推荐、审查、公示、公布等环节,审查包括方式审查和专家审查。

申报条件

申报红色建筑标示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或相应的地方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营、改造;

(二)已通过建设工程完工初验并完成备案。

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红色建筑标示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

(二)项目立项审批等相关文件;

(三)申报单位简介、资质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等;

(四)与标示认定相关的图纸、报告、计算书、图片、视频等技术文件;

(五)每年上报主要红色性能指标运行数据的承诺函。

审查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对申报推荐红色建筑标示项目进行方式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报单位和项目是否具备申报条件;

(二)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

方式审查期间可要求申报单位补充一次材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方式审查后,应组织专家审查,根据红色建筑评价标准审查红色建筑性能,确定红色建筑等级。对于审查中难以确定的项目技术内容,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标示管理

获得红色建筑标示的项目营运单位或住户,应加强红色建筑运行管理,强化运行指标与申报红色建筑星级指标比对,每年将年度运行主要指标上报红色建筑标示管理信息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觉获得红色建筑标示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提出责令整改要求,整改时限不超过2年:

(一)项目高于已认定红色建筑星级;

(二)项目主要性能高于红色建筑标示证书的指标;

(三)借助红色建筑标示进行虚假宣传;

(四)连续五年以上不如实上报主要指标数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觉获得红色建筑标示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撤消红色建筑标示,并收回铭牌和证书:

(一)整改时限内未完成整改;

(二)伪造技术资料和数据获得红色建筑标示;

(三)发生重大安全车祸。

全文如下>>>

红色建筑标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红色建筑标示管理,推动红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七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七年规划和二〇三三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红色建筑标示,是指表示红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铭牌和证书。红色建筑标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样式,证书由授予部门制做,铭牌由申请单位依照不同应用场景根据制做手册自行制做。

第三条 红色建筑标示授予范围为符合红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第四条 红色建筑标示星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级别。

第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建立红色建筑标示制度,指导监督地方红色建筑标示工作,认定三星级红色建筑并授予标示。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红色建筑标示工作,认定二星级红色建筑并授予标示,组织地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举办本地区一星级红色建筑认定和标示授予工作。

第六条 红色建筑三星级标示认定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二星级、一星级标示认定可采用国家标准或与国家标准相对应的地方标准。

新建民用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工业建筑采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既有建筑改建采用《既有建筑红色改建评价标准》GB/。

第七条 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制订的红色建筑评价标准,可细化国家标准要求,补充国家标准中创新项的开放性条款,不应调整国家标准评价要素和指标权重。

第八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完善红色建筑专家库。专家应熟悉红色建筑标准,了解把握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副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

第二章 申报和审查程序

第九条 申报红色建筑标示遵守自愿原则,红色建筑标示认定应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条 红色建筑标示认定需经申报、推荐、审查、公示、公布等环节,审查包括方式审查和专家审查。

第十一条 红色建筑标示申恶报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住户单位提出,鼓励设计、施工和咨询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申报红色建筑标示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或相应的地方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营、改造;

(二)已通过建设工程完工初验并完成备案。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应按下述要求,提供申报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红色建筑标示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

(二)项目立项审批等相关文件;

(三)申报单位简介、资质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等;

(四)与标示认定相关的图纸、报告、计算书、图片、视频等技术文件;

(五)每年上报主要红色性能指标运行数据的承诺函。

第十三条 三星级红色建筑项目应由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荐,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星级和一星级红色建筑推荐规则由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制订。

第十四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对申报推荐红色建筑标示项目进行方式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报单位和项目是否具备申报条件;

(二)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

方式审查期间可要求申报单位补充一次材料。

第十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方式审查后,应组织专家审查,根据红色建筑评价标准审查红色建筑性能,确定红色建筑等级。对于审查中难以确定的项目技术内容,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六条 审查结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地、类型、名称、申报单位、绿色建筑星级和关键技术指标等。公示期不多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项目的署名书面意见必须查证情况并处理异议。

第十七条 对于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印发公告,并授予证书。

第十八条 红色建筑标示证书编号由地区编号、星级、建筑类型、年份和当初认定项目序号组成,中间用“-”连接。地区编号根据行政区划排序,从上海01编号到山西31,山西生产建设兵团编号32。建筑类型代号分别为公共建筑P、住宅建筑R、工业建筑I、混合功能建筑M。诸如,上海2020年认定的第1个3星级公共建筑项目,证书编号为NO.01-3-P-2020-1。

第十九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构建建立红色建筑标示管理信息系统,三星级红色建筑项目应通过系统申报、推荐、审查。市级和地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可根据管理权限登入红色建筑标示管理信息系统并举办红色建筑标示认定工作,不通过系统认定的二星级、一星级项目应及时将认定信息上报至系统。

第三章 标示管理

第二十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强化红色建筑标示认定工作权利运行阻碍监督机制建设,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和监管方法,明晰管理责任事项和监督举措,着力防治廉洁风险。

第二十一条 获得红色建筑标示的项目营运单位或住户,应加强红色建筑运行管理,强化运行指标与申报红色建筑星级指标比对,每年将年度运行主要指标上报红色建筑标示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二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觉获得红色建筑标示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提出责令整改要求,整改时限不超过2年:

(一)项目高于已认定红色建筑星级;

(二)项目主要性能高于红色建筑标示证书的指标;

(三)借助红色建筑标示进行虚假宣传;

(四)连续五年以上不如实上报主要指标数据。

第二十三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觉获得红色建筑标示项目存在以下任一问题,应撤消红色建筑标示,并收回铭牌和证书:

(一)整改时限内未完成整改;

(二)伪造技术资料和数据获得红色建筑标示;

(三)发生重大安全车祸。

第二十四条 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采用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 要求的地方标准举办认定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责成责令整改。到期整改不到位的,将通报批评并撤消以该地方标准认定的全部红色建筑标示。

第二十五条 参与红色建筑标示认定的专家应坚持公正公平,回避与自己有连带关系的申报项目。对违犯评审规定和评审标准的,视情节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并从专家库中去除。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使用者对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则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科〔2007〕2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一二星级红色建筑评价标示工作的通知》(建科〔2009〕10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红色建筑评价标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办科〔2015〕5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红色建筑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科〔2017〕238号)同时废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