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将名单(中国现任上将名单图片)

生活百科 1年前 阅读:102 评论:0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位现役上将名单有哪些?

现役38位上将:范长龙、许其亮、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孙建国、王建平、王冠中、戚建国、贾廷安、杜金才、吴昌德、殷方龙、刘源、王洪尧、苗华、许耀元、张仕波、刘亚洲、王教成、褚益民、宋普选、刘福连、刘粤军、赵宗岐、杜恒岩、蔡英挺、郑卫平、徐粉林、魏亮、李作成、王宁、孙思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是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出发,根据中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的,为正大军区级,归中央军委建制领导。

战区作为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担负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 中部战区辖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7省市,战区驻地为北京,陆军机关驻石家庄。

新中国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有谁

1955年授衔时,解放军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军官军衔。

国务院和国防部共批准授予元帅10人: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

扩展资料:

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的军官,都是非常容易从军帽、军服、军衔标识,别在左胸位置的资历牌,以及袖口上的标识来区别军官的级别。具体军官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军衔标识,解放军自恢复军衔制度以来,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的,共设计有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有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有四级:上尉、中尉、少尉;

大校,授予正师职军官,少将所对应的相应职务是副军职、正军职、副大军区职,而国外的正师职授予的却是少将军衔,军长则为中将军衔。而我军师长是大校军衔,军长则为少将军衔;在对外军事交流中,我军的师长和军长确实存在比国外同级别的师长和军长军衔低一个等级的问题。

由于我军军队基数庞大,倘若师长授予少将,军长则将授予中将,则将产生大量的将军,不利于部队的精兵简政,因此特地在上校和少将之间,保留了1955年首次授衔时的大校军衔,但却取消了1955年军衔中的大将和大尉军衔,以及军人的最高荣誉元帅军衔。

其他,区别军官级别的,还可以从军官级别资历章辩认,我军的军官级别资历章,共有一排至七排;其中,一排为连排级、二排为营级、三排为团级、四排为师级、五排为军级、六排为大军区级、七排为军委委员、副主席、主席级。

此外,在级别资历章最上排中间位置,是级别略章,各级别颜色不同,有一颗星和两颗星的区别;其中,一颗星是副职,两颗星是正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将帅

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

新中国的十大上将都有谁?

1955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们是: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

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诚、杨成武、

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

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

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

扩展资料

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截至2019年09月30日,尚有10人健在,而中将及以上级别则全部逝世,第一位逝世的是贺炳炎(1960年),终年47岁。最后一位逝世的是吕正操(2009年),享年106岁。

上将授衔时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最年长者为陶峙岳,时年63岁;最年轻的是肖华,当时39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将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