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县(宿县地图)

生活百科 1年前 阅读:74 评论:0

宿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宿县属于哪个省市呢

1、宿县就是现在的宿州市,位于安徽省。

2、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宿州改为宿县,属安徽省。3年置道,宿县属安徽省淮泗道。16年废道,宿县直属安徽省,21年属第六专员公署,后改属第四专员公署。宿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在古代有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垓下落败和虞姬自杀的地方,还有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嵇康和狂放不羁的刘伶也是宿县人,以及“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即是描写宿县之莽莽淮北平原的。

3、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CPER)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1999年撤地建市,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35万人。

4、2006年,安徽宿州市的泗州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泗州戏与黄梅戏、徽剧、庐剧齐并安徽四大剧种,泗州戏与柳琴戏、淮海戏同出一源,泗州戏又有拉魂腔之称,传统剧目有300多出,代表人物有李宝琴、李宝凤、霍桂侠、周凤云、王宝莲、蒋荣花、陈若梅、陶万霞、李书君、吕咸蔚、代兵等人。

5、2010年,安徽省宿州市的“淮北梆子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5。

宿州和宿县有什么区别?

宿州和宿县是同样一个地方,属于不同时期行政名称变化。

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1979年10月,析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区之一部置县级宿州。

1985年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1992年,宿县并入县级宿州市。1997年,宿县地区下辖宿州市和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4县,地区行署驻宿州市。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1912年),宿州改称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县级宿县市,旋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今宿州市所属区域相继解放,其分别属于豫皖苏边区三专署、六专署和江淮边区二专署、三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5日,江淮边区二专署并入三专署和豫皖苏三地委、六地委之一部合并,成立宿县专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宿州(安徽省地级市)

宿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宿县是现在的宿州市,属于安徽省。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宿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宿州历史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篝火。周庄王时代的“宿国”,到了秦汉时,已经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

宿州特产丰富,砀山县的酥梨、萧县的葡萄都有已经有长达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这些优质水果远近驰名,既是品尝的上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宿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宿县是宿州市,属于安徽省。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素有安徽省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江苏省宿迁市、徐州市接壤,南临蚌埠市,西至西北与淮北市、河南省商丘市、山东省菏泽市毗邻。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939平方千米。

宿州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中朝准地台区的淮北盆地一穹隆分区。丘陵地区基岩局部出露,岩性以寒武、奥陶、震旦纪白云质灰岩为主。含有部分页岩、砂岩、石英岩。由于受多次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多支离破碎、裂隙溶洞发育,透水性强。

宿县的历史文化: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宿州市境内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秦汉设立蕲县。隋大业年间,通济渠(汴水)开通,古城宿州随着汴水漕运的兴盛逐步发展起来。

唐宪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余年间,宿州一直是历代州府的治所,史称这里“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

秦末,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宿州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霸王别姬在此发生,南宋时期,这里又是张浚、韩世忠抵御外侮、抗击金兵的“戎马之郊”。

宿县是哪个省哪那个市

宿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与苏鲁豫三省接壤,1999年由原县级宿州市更名而来,是宿州市唯一市辖区,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

历史悠久,春秋时即为古“宿国”封地,秦汉时已是“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隋朝开“通济渠”后成为“扼汴控淮”的军事重镇。

孔子在此演习周礼;孔子高徒、中华民族先贤人物——“孝圣”闵子骞在此出生;白居易在此成长至青年始赴长安成名;王籍、韩愈、苏轼、袁枚等留下灿烂诗篇;近现代_桥籍文化名人如梅纯一、李百忍、杨在葆、李炳淑等众多。这里既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旧址,又是淮海战役决胜中原的故地。

扩展资料

_桥区淮北平原东北部,东临灵壁县,西接濉溪县,南连怀远县,北与江苏省铜山县接壤。介于东经116°51′—117°05′,北纬33°17′—34°06′之间,总面积2868平方千米。

属于黄淮平原一部分,以平原为主,北部兼有丘陵岗地。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倾斜。

_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具备南北过渡气候类型的特点。受冷暖气流的影响,冬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中等,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2.6M/S。

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强烈,旱涝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

标签:宿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