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的这份调研报告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84 评论:0

1. “文化赋能”古村落发展新模式下坛头村发展现状

(1)乡贤文化赋能人才振兴

坛头村大力建设新乡贤文化,形成“以文化引乡贤,以乡贤促人才”的良性循环。

首先,以文化引乡贤。坛头村通过浓厚的新乡贤文化,人才激励策略,政府的创业支持,吸引了徐成斌、吴旭文等优秀人才。他们在坛头村创办了浙江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真至味食品有限公司、武义益升家食品有限公司,大大提升了坛头村的知名度。

其次,以乡贤促人才。在徐成斌先生的推进和与其他乡贤共同倡导的浓厚创业氛围中,先后有八家企业入驻坛头。乡贤吴旭文也积极与大学对接,创办大学生奶茶店主培训基地,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坛头村的新乡贤以乡贤之力,引人才、育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2)古村文化赋能文化振兴

坛头村秉持“文化赋予村庄新生命”的思想,创新挖掘古村文化内涵,以“历史文化、孝道文化、非遗文化”组成的古村文化助力文化振兴。

坛头村开发带有独特历史文化的明清古建筑,建成奶婆厅、一品香等乡村特色餐饮以及泥庐、西间里、忘交里等30间中高端乡村民宿。且建筑名称多源于其特有的历史典故,如“奶婆厅”便来源于明代奶婆报恩布政史的故事,历史人文气息浓厚。

除了开发部分古建筑、以典名屋外,坛头也注重宣扬非遗文化和村内流传的孝道文化:为老人提供洗澡、理发等免费服务,开展全国孝道楹联文化节等。在此基础上,坛头村充分利用古村资源与环境优势,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体验式场所,发展田庐文创园等文化产业,使其文化百花齐放,服务经济社会,成为独特的坛头名片。

(3)湿地文化赋能生态振兴

坛头村发展特色湿地文化,以湿地文化带动生态保护。依托600亩湿地,举办了湿地运动会、湿地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以优质的生态作品和丰富的文化节日进一步提升村民和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此外,坛头村在2014年出台《坛头村卫生管理办法》,为卫生管理制定系统性规章制度。

另外,徐成斌先生牵头组织成立了武义首个生态文明促进会,由来自社会各界的100多名环保志愿者一起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宣传湿地文化以及环境保护,实现湿地文化助力生态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4)党建文化赋能组织振兴

坛头村非常重视党建文化,形成了以党建文化赋能组织振兴,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大体思路。目前,坛头村共有28名党员,村委干部9人。其中,村支书林卫良评获“浙江省担当好书记”。

首先,以党建文化赋能组织振兴。坛头村创新“支部引领+村民合作”机制,积极遵循履坦镇推出的“党建工作十二式”,如县金雁书记引领,三资智慧监管、党员积分制管理等使基层干部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决策优质化,提高队伍整体实力。

其次,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坛头村村委积极探索以组织振兴为特色的“坛头模式”:村支书精准施策、村党委先进引领、村民全面支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不断推进,共同助力全村的振兴发展。村委在党委号召下,心系坛头村民、坛头发展,先后引资1700万元,修建明清古建筑和600亩湿地公园,以文化带动产业、生态、人才、文化各方面发展,引领坛头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向。

(5)四方振兴助推产业振兴

坛头村注重乡贤引领、人才回流,赋能人才振兴,为产业振兴注入新鲜力量。坛头村开发古村落,挖掘孝道文化,赋能文化振兴,为产业振兴提供文化底蕴“原材料”。坛头村重视湿地等自然资源,依靠湿地举办活动、成立组织,赋能生态建设,为产业振兴提供独具特色的良好环境。坛头村以党建“文化”赋能组织振兴,在乡村发展中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为产业振兴提供方向保证。坛头村凭借“文化赋能”古村落新发展模式先后吸引了浙江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驻,通过助推民宿、餐饮等项目,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同时定期开展古典茶礼、旗袍瑜伽、新书发布会、湿地旅游文化节等各类民俗文艺活动。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发展,也促进了古村焕发新生。

2.“文化赋能”古村落发展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赋能”古村落发展新模式就是将文化作为为源动力,通过乡贤文化、古村文化、湿地文化、党建文化分别助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并以这四方振兴促进产业振兴与发展,从而带动村落全面发展,稳步走好乡村振兴道路。

浙师大对坛头村“文化赋能”的这份调研报告 写的真好丨上了《中国青年网》

与以往“五个振兴一起抓”,强调每一个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相比,“文化赋能”古村落模式以文化为突破口,将五个振兴联系起来协同发展。文化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重视各式文化发展—各式文化作用四个振兴—四个振兴助推产业振兴”形成一条纵向的乡村振兴实施步骤链,以此助力乡村发展。该模式发展思路清晰,实现路径创新并卓有成效,不失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网友评论